- 七隨眠
- 《俱舍論》卷十九載: 七隨眠即貪、 嗔、 痴、 慢、 疑、 見等六隨眠中, 將貪隨眠分為欲貪、 有貪二種, 合之為七隨眠。 此又稱為七使。 隨眠者, 是根本煩惱的異稱, 隨逐有情而起, 且其行相微細, 故稱隨眠。 欲貪者, 於欲界貪著外在五欲妙境;有貪者, 為上二界之貪, 即貪著上二界之定及依身, 故稱有貪。
* * *﹝亦名七使, 出阿毗達磨毗婆沙論﹞ 煩惱妄惑依附不捨曰隨, 五情暗冥曰眠。 以無明種子潛伏藏識, 而能生起一切煩惱結業, 故名隨眠。 又名七使者, 使猶驅使也, 由此妄惑, 驅使心神, 流轉三界故也。 (五情者, 即眼耳鼻舌身之情也。 藏識者, 即第八識, 能含藏一切善惡種子故也。 三界者, 欲界、 色界、 無色界也。 ) 〔一、 貪隨眠〕, 貪者, 引取無厭也。 謂此貪欲之惑, 潛伏藏識, 隨附不捨, 而為種子。 能生一切貪染之欲, 故名貪隨眠。 〔二、 瞋隨眠〕, 瞋者, 忿怒不息也。 謂此瞋恚之惑, 潛伏藏識, 隨附不捨, 而為種子, 能起一切麤重忿怒, 故名瞋隨眠。 〔三、 愛隨眠〕, 愛者, 於順情境上愛著不捨也。 謂此愛惑種子, 潛伏藏識, 隨附不捨, 能生三界麤重愛欲, 故名愛隨眠。 〔四、 慢隨眠〕, 慢者, 恃己凌他也。 謂慢惑種子, 潛伏藏識, 隨附不捨, 能生種種麤重憍慢, 故名慢隨眠。 〔五、 無明隨眠〕, 無明者, 無所明了也。 謂此無明種子, 潛伏藏識, 隨附不捨, 能生種種麤重煩惱, 故名無明隨眠。 〔六、 見隨眠〕, 見者, 分別執取也。 謂此分別妄惑種子, 潛伏藏識, 隨附不捨, 能生三界種種妄見, 故名見隨眠。 〔七、 疑隨眠〕, 疑者, 猶豫不決也。 謂此疑惑種子, 潛伏藏識, 隨附不捨, 能生三界麤重疑惑, 故名疑隨眠。
Dictionary of Buddhist terms. 2013.